混沌理论的关联性思维 ——中国文化渊源及其对新世纪美国小说的影响
小
中
大
发布日期:2025-05-20 10:19:18
混沌理论对世界呈不确定性、关联性、有机性及整体性等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与现代科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关联性思维相关,并就世界的认识形成了共鸣。混沌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关联性思维研究有助于人们审视身处万物互联的后现代世界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世界、人类与后人类等关系,并有助于中西科学话语与艺术话语之间的对话。将新世纪美国小说置于混沌理论视阈下,考察其对万物互联、一切皆流、和而不同等关联性思维的表征、蕴含及其后人类主义伦理关怀,从中发现,其小说从东方文化中寻求精神支柱和建构精神家园已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趋向。因此,混沌理论研究因有益于挖掘东方智慧,促进中西异质文化交流,共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而具有其学术价值和社会实践意义。
张小平,字明夷,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合作)导师,江苏省“青蓝工程”、扬州大学“新世纪人才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河南大学“黄河学者”,厦门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英国剑桥大学、美国特拉华大学与诺维奇大学研究和访问学者,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授予单位抽检学位论文通讯评议专家,教育部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分会、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澳门新性灵主义诗学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诗刊》编委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外国文学与混沌学跨学科研究、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比较文学。讲授过几乎所有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相关的课程,获省级讲课比赛一等奖,参与主讲的《跨文化交际通识通论》获批国家一流在线开放课程,所在的扬州大学英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群教育团队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出版学术著作3部,译著3部,高等专业英语教材3部,个人诗集2部,合作诗集2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学术活动
- 2025/05/27
双拓扑绝缘体的量子输运、光激发和超快自旋动力学
- 2025/05/27
X射线衍射仪(XR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技术原理及其在材料表征方面的应用
- 2025/05/23
线性码的局部性与重根常循环最优局部修复码
- 2025/05/24
反铁磁体系中陈数可调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探究
- 2025/05/24
A generalization of Erdős matching conjecture for -matching number
- 2025/05/24
Two intersection theorems for perfect matchings of complete uniform hypergraph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