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记忆调控机制和临床应用
小
中
大
发布日期:2025-10-29 14:40:59
主 讲 人 :胡晓晴 副教授
活动时间:2025-11-03 09:30:00
地 点 :理科楼C312
主办单位:心理学系
讲座内容:
哪怕处于深度睡眠(deep sleep or slow-wave sleep)这样的“无意识”状态,睡眠中的大脑仍然可以对外界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并影响随后的决策、学习记忆、情绪等过程。利用标靶记忆重激活范式(targeted memory reactivation,TMR),在深度睡眠中播放记忆线索,考察TMR对记忆再激活和情绪记忆改变的认知神经机制和行为效应。结果发现记忆线索相关语音刺激在深度睡眠中会诱发广频谱和睡眠特异性脑电反应,不同时间窗的脑电反应代表了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我们还发现睡眠中播放的积极情绪词汇和负性记忆线索配对可以有效改变第二天针对负性线索的情感判断,而且该效应和睡眠慢波震荡-积极词汇播放的耦合相关。最近的研究发现,觉醒时期习得的积极记忆可以在睡眠中得到进一步激活巩固并削弱此前形成的负性记忆。近年来,研究者也将TMR和各种心理治疗相结合,发现TMR可以在睡眠中继续巩固治疗效果,并对噩梦、PTSD症状有改善。
主讲人介绍:
胡晓晴,香港大学心理系长聘副教授,兼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决策分会理事,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社会认知分会理事,中国认知科学学会意识分会理事,中国生理学会脑节律专委会理事,中国睡眠研究会青年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认知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其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青年科学家项目)、香港研究资助局的资助。先后获得香港大学杰出青年学者奖,香港大学研究成果奖等奖项。
学术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