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链接

学术活动

首页学术活动

全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主 讲 人 :段加龙    教授

活动时间:05月12日14时30分    

地      点 :理科群7号楼C118室

讲座内容:

钙钛矿薄膜在空气中相变的过程中,往往由于软晶格特性会在界面以及晶界处产生大量的晶格应力以及晶格缺陷,造成大量的光生电荷损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此,通过开发多种钝化技术,实现了空气制备全无机CsPbI2Br太阳能电池效率和稳定性的同时提升。首先,通过调控钝化分子结构、给受体结构单元,实现了分子内电荷转移动力学过程的量化,提出动态钝化的新概念;其次,针对钙钛矿薄膜中存在大量点缺陷(如离子空位、间隙原子、反位离子等)和残余应力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调控薄膜的孔隙率、构建范德华异质结、发展分子胶带、原位晶笼等方式有效释放了钙钛矿薄膜内部的压应力以及拉应力;第三,提出利用弱极性溶剂“表面缺陷刻蚀重构”的新方法,区别于传统界面修饰常用的非极性溶剂,采用的弱极性有机溶剂能够有效地溶解表界面缺陷层,并通过弱极性溶剂诱导原位结晶效应,实现表界面的结构重构,能够进一步提高薄膜质量、减少界面电荷损失等问题。最终,将碳基全无机CsPbI2Br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提升到15.59%,除此之外,器件表现出非常优异的长期稳定性,能够大幅提升电池使用寿命。


主讲人介绍:

段加龙,1990年生,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科技大学“菁英计划”A类人才。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在Angew. Chem. Int. Ed.(10篇)、Adv. Mater.、eScience等国际权威刊物发表SCI论文80余篇,12篇为ESI高被引论文,3篇为热点论文,总引用7000余次,H因子46,连续五年入选年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2020-2024);出版专著2部;受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20余次;担任《eScience》、《Carbon Energy》、《SusMat》等高水平期刊青年编委;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青岛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云南省自然学科奖一等奖、青岛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


发布时间:2025-05-09 14:49:41

版权所有河北师范大学    冀ICP备18011017号-3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630号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 邮编:050024 

版权所有河北师范大学

冀ICP备18011017号-3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630号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

邮编:050024